在專三、四的時候,因為受到班上幾位玩攝影的同學影響,以及喜歡 <人間雜誌> 的報導式拍攝風格,引發我想要擁有一台單眼相機的念頭。正好當時父親打算在解嚴開放前回河南老家探親 (已經想不起來爸爸為什麼要趕在解嚴前去大陸?當時好像很多人都是如此),於是我就先詢好了相機的款式,吵著要父親途經香港的時候買台單眼相機回來。
 
雖然是第一次返鄉,內心當然很激動,但爸爸依然謹記愛子叮嚀,一踏上香港就先找相機行,買了我所指定的相機,一台 Canon 最新款的單眼相機,並將它一起帶進大陸。
 
沒料到的是,爸爸那次返鄉,本沒打算送什麼厚重的大禮,卻在臨走的時候,覺得有些對不住,一時心軟就將那台剛買的相機留在老家送給親友,想說回途經過香港再買一台。只是,再次經過香港,爸爸似乎變得理性了,有點捨不得再花大錢,在相機行店員的慫恿下,擅自作主買了另一款便宜又大碗的東德相機回來矇我。 
 
或許是因為心虛,爸爸一進門就興致勃勃的介紹他買的這款相機各項功能:「你看,你要的功能它都有,又很好操作,價錢才不到三分之一 ….
 
不過,當時的我很不領情,爸爸講了一堆,我只回了一句:「你買這個什麼牌子的相機?那我以後去哪裡買鏡頭啊,不能換鏡頭,我要這相機幹嘛,還不如用傻瓜!」這是我當時對單眼相機膚淺的認知。
 
原本對單眼相機興致勃勃,到處看鏡頭、看配備、研究拍攝技巧卻因為這個東德貨,讓我興致頓時冷卻,變得意興闌珊,勉強的收下它,心裡老大不願,嫌他又醜又土,一點也不愛惜,從不稍加保養,也沒有除溼箱,每次拍完照就隨手亂扔,還常忘了釋放快門甚至巴望著它早日壽終正寢,好讓虛榮的我有藉口再換相機。不過,德國貨的工藝水準真不是蓋的,這台相機被我虐待了十幾年,外觀依舊宛如新機,各項功能從未壞過,連電池都未曾換過,只有鏡頭因為受不了潮,發過幾次霉,如此堅固的德國精品,不把它拿來當傳家寶,還真可惜哩。
 
當時自己的膚淺無知,對相機的鏡頭系統根本一無所知,以為在國內很難找到與這個東德小品牌相容的鏡頭資源,所以,從沒想過要為它添購鏡頭、或是其他配備,多年來就只靠那支50mm Kit標準鏡頭到處亂拍,也算是省了不少銀兩。不要看它便宜,說真的,它所照出來的作品真的不賴,顏色的飽滿、銳利度我還頗滿意的,或許我對影像畫質的敏感度很鈍,大多時候實在看不出那些日系昂貴的名機(鏡)所照出的作品有啥顯著的差異?而我這台相機的價格也只不過是比傻瓜相機貴一點,有這樣的品質可真是超值。
 
Praktica MTL50 這台相機,幾乎是完全機械性的產品,除了測光需要一個小電池外,沒有其他耗電的裝置(我沒有買閃光燈),所以,樣樣都要靠手動。 不過,它各項操作設計的很理想,倒是讓人很容易在操作中玩出樂趣,儘管常見到同學們上底片、捲片、對焦都是電子化,操作輕鬆、快速,但我一點也不會感到遺憾,反而覺得自己來比較踏實,尤其是對焦,它提供裂像、微稜、磨沙三種對焦並列一起使用,真的是其他日系鏡頭沒得比,也因為如此,造成我很難適應其他品牌的對焦方式,一直到今天,我使用相機時,完全要依賴自動對焦,否則在按下快門的時候,我的心可能還在猶豫不決。
 
儘管操作很順手,但畢竟手動的單眼相機一般人很難立即上手,帶它出場時,只有我照別人的份,經常都是孤獨的窩在角落幫人偷偷按下快門,久而久之造成自己不習慣面對鏡頭,卻老愛偷拍別人,至今仍然沒變。那些同遊的友人們,不知何故,看到這樣冷門的相機,很少有感到好奇而想借來把玩,可能是它的樣式實在是太老土,引不起別人的興趣。只有在大二的一次班郊遊中,班上有位當時還不熟的女同學注意到我的相機,主動要求我教她操作,在簡短的說明講解後,她就拿起相機對著眼前綠波蕩漾的水池,喊了一聲正在水池旁邊發楞的另一位女同學,準確的將那位美女回眸一笑的美妙神韻拍了下來 ….
 
後來,相片中的女主角成了我的女朋友,畢業後,也順理成章的當了相機主人的美嬌娘。慚愧的是,這台相機唯一讓老婆大人滿意的作品,就是那張相片,至今還擺在客廳的音響櫃上,這也是為什麼結婚後有好長一段時間,我對攝影異常冷感的原因,實在是很灰心啊。
 
至於那張相片的作者,我當時認為她很有天份,尤其是對顏色十分敏銳,曾約她到淡水拍照,當日兩人聊的頗盡興,記得我曾說:「妳的個性很適合飄泊 ,果不期然,畢業後沒幾年,她就遠嫁到英國作洋人婦,的確蠻適合她的飄泊個性。
 
我的英文很破,音標沒學好,不懂得拼音,凡是超過四個字母以上的單字,我大都拼不準也記不得。這台德國佬製造的相機,雖然跟我相處了十幾年,至今我還是不會唸,也拼不出全部的字母,每次要跟別人介紹我用的相機時,只會說:「東德製的、P 開頭的當然,沒有人會知道我在講哪個牌子,因此,沒有人可以跟我討論它的好,真令人失望。
 
終於有一次和友人看 <布拉格之春>,在俄國坦克開進捷克首都布拉格鎮壓民運的那一幕,只見女主角拿起相機正準備拍下這歷史性的一刻,我突然忘情的叫了一聲:「啊,快看!我的相機就是這個牌子。」當場被友人白了一眼,他怎麼也搞不懂我在興奮啥?

 
最近,因為年初買了我人生中第二台單眼相機:Canon 400D (沒想到二十年後,我還是乖乖的投向 Canon 的懷抱 )開始想買個合適的鏡頭(看吧,買主流的產品註定要敗家),於是上網逛了好幾天,偶然間不經意的看到Praktica 這個單字,讓我一陣驚喜,整個晚上爬了不少文,這才對它的身世有些了解:原來它用的鏡頭系統叫做 M42(螺口) ,曾是傳統鏡頭的主流系統,為各家鏡頭廠必備的標準接口,光學資產相當豐富,怎麼可能沒鏡頭?  而我用的那支 50mm標準鏡頭,可是東德蔡氏的產品,被我拿來跟傻瓜比,真是有眼不識泰山。
 
這款相機其實也不是很冷門,目前還是 Yahoo 拍賣網的常客,被公認為M42系統的最佳入門機種,拍賣價約 1000 ~ 2000 左右,跟動輒七、八千塊的 N 牌名機 FM2 比起來,真是物超所值。
 
這篇文寫的很散,亂無章法,畢竟跟這台老相機相處了十幾年,有太多瑣碎的情愫,以我現在的心神,很難有條理的侃侃道來,就當作是隨性亂寫。會想寫這篇文,主要是這個際遇很妙:「曾經很討厭的事物,到頭來卻發現它才是最適合你的」沒錯,買了新相機後,我愈發的覺得:其實,我只要 Praktica MTL50 就好。 並不是新的相機不好,只是舊的那台它是更貼切的適合我,就算按下電子式的快門,我還是不自覺的會期待那清脆沈穩的快門聲,以及掌心傳來的隱隱震動。
 
凡事,不要那麼執著的去追求,多花些心思在周遭的事物上,或許比較實在。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ngtsu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