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年初買相機的時候,因為過去未曾有添購鏡頭的經驗,所以一時間也不知道要買啥鏡頭搭配,只好先配上原廠附的Kit(18-55/F3.5-5.6),過些日子後再來衡量適當的鏡頭。本來預計這顆 Kit 鏡至少玩個半年吧,哪知我那一頭熱的個性可沒耐心等這麼久,經過幾次出遊,粗略認定適合的鏡頭需求,就在那次墾丁回來後,立即上網覓尋合適的鏡頭,不到一個禮拜,就敗了這兩顆 SIGMA鏡頭。
 
依我的拍照習性,基本上不太會在旅遊的過程中更換鏡頭(寧可不要拍也懶得拆換鏡頭),大部分時候也不會帶著笨重的腳架(帶個單眼相機就已經很累了,怎可能還帶腳架),所以,我需要針對室外、室內分別買一支可以一機到底的鏡頭,除了焦段要合適外,最重要的是光圈要大。在室外,原廠的Kit鏡在經過這幾次出遊的經驗感覺焦段過短,55mm很難捕捉到寵物們近距離的特寫,所以,選了 17 – 70 這個焦段,光圈也比原來大一級,之所以沒有買恆定大光圈,則是價格的考量,又考慮到室外的光線應該比較充足,而這個焦段也只不過是中焦段,還不至於需要特大光圈,這樣的規格應該就夠了。
 
至於在室內,則希望能有超大的光圈,比較容易展現景深的變化,致於變焦就不是那麼需要,所以選了這顆 30/F1.4,這個焦距換算成傳統的焦距剛好是48 mm 跟我原來那台老相機的Kit(50mm)差不多,用起來應該很順手。
 
在這次選購過程中,ㄧ開始就把原廠鏡頭排除在外,因為我覺得原廠鏡頭貴得離譜,尤其是當我找到 Praktica 相機的相關文章,瞭解過去 M42 鏡頭的歷史,想起以往的鏡頭系統因為有這樣標準的接口,讓消費者可以任意選擇各廠牌的鏡頭,而不會被原廠坑殺,不像現在買了相機就得花大錢買原廠鏡頭。再說,副廠的產品線也很齊全,網友對它們的品質也很認同,價格往往又是原廠的一半不到,就我而言,對於鏡頭品質沒有那麼錙銖必較,當然是買副廠最划算。
 
其實,在這之前,我對 SIGMA 這個品牌印象很差,主要是學生時代,週遭玩攝影同學對於它的評價都很差。然,在這次的選購過程中,我發覺網友們對於SIGMA 的鏡頭都有不錯的評價,在鏡頭的品質上,大家是見仁見智,有褒有貶,但凡是提到代理商的服務與定價,大家都是一面倒的讚揚,君不見市面上完全找不到 SIGMA的水貨,就可以印證該代理商經營的確經營有道。
 
另外,我也發現 SIGMA 在數位單眼鏡頭的產品線最為完整,其他廠牌大都還是以傳統鏡頭的焦段為主。基本上,我完全沒有考慮以後要升級到全片幅的機種,所以,在選購鏡頭的時候我也將這些鏡頭排除在外,因為這些鏡頭通常比較貴也笨重些。
 
經過以上的評估,於是,我兩支鏡頭都選了 SIGMA都是在億華(eWhat) 買的,SIGMA 17-70 這支 NT$ 9,000 SIGMA 30 則是11,000 左右,還買了護鏡、除濕箱、背包,總共花了兩萬多,連同年初買相機的費用,累計已花了五萬多了,就到此為止吧,希望。
 
鏡頭買來後,天氣一直不佳,只用 SIGMA 30在室內照過幾張,今天總算等到好天氣,趕緊拿著 SIGMA 17-70到附近的翠湖拍拍,剛好遇到桐花盛開時節,順便試試 MACRO 的效果,回家的時候天色已暗,又拿 SIGMA 30 試試夜拍,整體上我還滿意這兩支鏡頭的表現,各位看看底下的照片,給給意見吧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ngtsu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